要想达到以三北防护林的规模将沙尘暴沉降到微尘程度,必须在水资源上考虑增量治理|每日快报
【本文来自《防风固沙,植树造林:这个策略是对的,但不是治本之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认真回复下,杠精就不回了。
(资料图)
本文并没有否定植树造林,而且认为植树造林是解决沙尘暴的最后手段。问题是,我们的前提是植树造林必须有足够的和可持续的水资源(当地原生水资源也好,括弧包括开采地下水和植树造林后的再生降水水资源,或者从外边引水也好)供应。
而我国用三北防护林植树造林的实践行动总结出新的防风治沙方案是:宜沙则沙,宜荒漠则荒漠,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四个方针。
一句话就是,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适宜什么办法治理,就采用什么办法治理。
再总结一句话就是,防风治沙的原则是在当地水资源情况下的存量治理方案,而不是水资源的增量治理方案。
也就是说不再考虑以增加当地水资源为前提来防风治沙了。
~~~~~~~~~
那么,以三北当地的水资源能否满足根治沙尘暴哪(外蒙古的沙尘暴经过我国三北地区的阻拦能否沉降到专家所说的只有漂浮在高空的微尘存在哪?今年的沙尘暴的事实证明这不科学,基本办不到。
回到本文,所以,要想达到以三北防护林将沙尘暴沉降到微尘程度,必须在水资源上考虑增量治理,也就是说必须从三北地区以外的地区调水进来。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提出东海腾云工程?因为这充分考虑到三北地区气候条件,利用昼夜温差大,来解决土地含水量问题,这比直接浇灌沙漠效率高的多也好的多。举例说明:沙漠六级风就能造成扬沙,而海边的沙滩即使是台风也不可能将沙子吹到五十公里以外。区别就在于沙子的含水量和空气湿度的多少和大小。而东海腾云工程即可以满足增加空气湿度和沙漠含水量的问题,又可以利用大规模晒盐场形成条状大宽度水汽蒸发带,来沉降空气中的微尘,第三,就是利用沙漠和荒漠开发新能源建设(当然,这一步先行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就是弃风弃光问题,即发出的电由于离主电网太远而不得不弃掉,当然,现在的思路是考虑利用电资源制氢。这里又可以考虑水资源的补充问题,等等),为提水工程配套,第四,在增量水资源情况下,可以满足植树造林的长治久安,甚至可以再造一个我国北方水资源自我循环的模式(降水形成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向北向南流动补充西北,华北地下水)等等远期目标。而目前来看,东海腾云工程的各个子项目的技术问题都已解决,工程能不能上马就是下决心的问题了。
这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考虑的远期目标是一致的。也有个下不下决心的问题。
这里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先进行海水淡化再提水到北方的原因了。
好了,再回到新防风治沙四原则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东海腾云工程是否是对新四原则(宜沙则沙,宜荒漠则荒漠,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的否定哪?答案是不是,而是更好的贯彻四原则的长远配套措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沙漠还是那个沙漠,只不过不再是那个风吹漫天黄沙的沙漠了。
好了,请看完后再提笔写评论。
标签: